經濟協議不只是經濟問題
謊言一:行政院副院長邱正雄說,簽CECA是經濟問題,不是政治問題。
真相是:CECA涉及經濟主權以及政治主權,即先經濟統一,接著政治統一。
|
事實上,CECA或ECFA絕對不只是經濟和出口市場的問題,它牽動的是兩岸政治議程、經濟互動安全性、及產業與財富的重分配,絕對需要詳盡的評估與政策討論的過程。
經濟整合在全世界都是政治問題。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當選擇與他國在經濟關係上建立更緊密、優惠的關係時,不可能沒有政治上的考量。連國際媒體都把CECA視為兩岸邁向統一的重大象徵,正顯示出外界的疑慮。馬政府對於這一點,可不能把頭埋在沙堆裡,假裝看不見。
謊言二:國民黨立院黨團說,民進黨反對CECA,就是意識形態。
真相是:CECA將影響每個國民的生活與就業,不顧一切簽CECA才是意識型態作祟。
|
事實上,兩岸簽訂任何經濟合作協議,都牽涉到台灣的主權與經濟自主,也關係到台灣每一位小老百姓的生活,絕不能被簡化成意識形態的問題。
無論是CECA或ECFA,台灣社會從沒有充分討論過;馬政府也從沒有提供過完整的評估,告訴社會:協議的實際內容是什麼?是以什麼條件來進行?是否有附加政治代價?做出什麼政治讓步或暗盤?在缺乏資訊公開的狀況下,一切都是問號。
當一切都模糊不清的時候,執政黨竟然只想用「意識型態」一頂大帽子,就想壓下所有質疑的聲音,甚至用粗話來形容反對的人。這種唯我獨尊、執意推動的態度,才真的是意識型態作祟!
謊言三:海基會副董事長高孔廉說,其他國家簽FTA並沒有走向統一。
真相是:中國對台灣有政治野心,其他國家沒有這個問題。
|
事實上,別的國家在推動經濟合作時,都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自然不會有政治統一或併吞的問題。但「胡六點」中已明確表明兩岸簽訂綜合性合作經濟協議,必須在「一個中國」的框架之下,包藏統一的政治目的已經非常明顯。
中國早就明講過,兩岸經貿往來的目的是要促成「祖國的統一」。中國的策略就是「以經促統、以商圍政、以民逼官」,促使台灣對中國更高度的經濟依賴,就是中國規劃的統一途徑,讓台灣掉入中國的陷阱。
我們絕不能天真地以為,可以在經濟協議中輕易地迴避主權議題。因為依國際法院長期確認的剛性原則,台灣與中國在執行簽訂所謂「經濟議題」法律文件的過程中,任何涉及主權矮化的「默認」,都將會造成在國際法上對我們主權認定的不利結果。這種自我默認所產生的法律拘束力,比起中國外交上的政治壓力,可說更加可怕。
馬政府製造出的急迫性與必要性
謊言四:總統馬英九說,「東協加一」2010年就要實施零關稅,台灣將喪失競爭力,失掉11萬4000個工作機會,國內生產毛額會下降將近1個百分點。
真相是:馬英九危言聳聽,沒有任何學理與事實根據。
|
事實上,「東協加一」、「東協加三」對我國的傷害,絕不如馬政府所聲稱的那麼大。所以實在不必為了簽訂兩岸經濟協議,而犧牲國家重大利益。
根據中華經濟研究院的研究報告(顧瑩華等,2005年),台灣的實質GDP在「東協加一」形成後,僅下降0.151%,若是「東協加三」則是下降0.707%;而且這還是假設政府什麼也不做的狀況下。至於因此造成的失業人數,更是誇大不實,缺乏合理的推論基礎,根本是在恐嚇人民。
另外,和中國簽經濟合作協議,並不等於台灣加入「東協加一」或「東協加三」。和中國簽訂CECA只能讓我國某些產品免稅進入中國,出口至其他東亞國家仍需納較高關稅,換言之,我們不只得不到其他國家的市場,反而要更加深對中國的依賴。所以,即使東協加一或加三對我們造成威脅,我們的對策也應該是和中國談判不阻擾台灣加入東協加三,而非只和中國簽加深依賴的經濟合作協議。
謊言五:馬政府說,「東協加一」各國以中國最大,和我國往來最多,所以先由中國開始簽合作協定。
真相是:中國應先承諾不阻止各國與我簽FTA,否則簽了CECA,台灣就成中國的禁臠,無法與其他各國自主交往。
|
事實上,中國尚未做出任何未來不排擠我國和他國簽訂FTA的承諾,只和中國簽CECA或是ECFA就是給中國高於其他國家的開放和優惠,而我們也是在其他國家被排擠而只能往中國發展,結果是更依賴中國。
台灣無法和其他國家簽FTA的原因,眾所周知就是因為中國故意在孤立我們,而絕不是我們沒有先和中國簽訂經濟協議。馬政府塑造先和中國簽訂協議就可以和其他國家正常往來的假象,根本是欺騙人民的作法。
台灣應該做的,是要求中國先公開承諾不排擠我們,讓我們加入「東協加N」,且和其他主要國家談FTA,當這些承諾都可兌現時,再同時與中國簽訂經濟協議,才不會中了中國的圈套。
謊言六:海基會副董事長高孔廉說,CECA是救產業、救失業的非常重要手段。
真相是:CECA也許對少數產業有點好處,對其他產業(農業、製鞋、毛巾、傳統製造業等)則是大災難,失業將更嚴重。
|
事實上剛好相反,簽訂兩岸經濟協議才會造成大量產業外移和失業。
台灣若與中國簽訂經濟合作協議,進一步開放技術、人員、資金、勞務、商品等的自由流動,不僅僅是中國的勞工將直接排擠到本國勞工的就業機會,同時也讓台商更方便到中國投資設廠。到時候不但把台灣原本的生產線整個移到中國,同時也會將產品回銷台灣與本土企業做低價競爭,造成更多的本土企業關廠歇業,衝擊內需產業的生存,讓更多的台灣勞工飯碗不保,造成國內失業問題的惡化循環。
依經濟學中的國際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當兩國極密切往來時,兩國的生產要素價格將會拉得更接近。以前我國和美國密切往來,所以工資被往上拉,現在若和低工資的中國密切往來,工資必將會被拉下去。
謊言七:經濟部長尹啟銘說,明年「東協加一」形成後,台灣的石化原料到中國要課6.5%關稅,不利競爭,對台灣來講是產業生死存亡關頭。
真相是:石化業的關稅可以去談判,不應為此將台灣所有產業與人民都賠進去。
|
事實上,就算是東協加一形成,東協各國輸出中國的石化原料關稅也不是馬上降到0%,而是逐年調降。而且要幫助石化業,簽訂兩岸經濟合作協議也不是唯一的解決方法。
其實兩國之間個別的產業貿易障礙,都可透過逐一談判來降低,不一定要簽訂內容包羅萬象的合作協定。像我國和美國迄今無FTA或CECA之類的合作協定,但幾十年來美國仍可不斷要求台灣,去降低個別項目的貿易障礙。如果石化業真的會受到東協加一的衝擊,馬政府應該和中國直接就石化業的關稅降低來談判,而不是把整個台灣的經濟拉進去。
我們一直強調,兩岸的協商應該更著重在排除各項嚴重的貿易障礙、排除台商在中國遭受的不合理待遇上。但馬政府卻完全不談這些實際可行的逐步自由化與公平化,而要去談較困難達成,且對台灣也有很多壞處的CECA或ECFA,根本是「頭痛醫腳」,搞錯重點。
謊言八:海基會副董事長高孔廉說,CECA有其急迫性。
真相是:馬政府捏造CECA的急迫性來恐嚇人民。李光耀批評說,他愈急,跟中國議價的能力就愈低。
|
事實上,台灣當前最重要急迫的是和美國、日本簽訂FTA,而不是跟中國簽CECA或ECFA。台灣要發展,必須和全球市場接軌,而不是透過與中國連結來連結世界。台灣必須在WTO架構之下,與世界各主要經濟體簽訂FTA,而非致力於簽訂由中國掌控的CECA或ECFA。
馬政府一直強調所謂「急迫性」,但對兩岸經濟合作協議的內容為何、為產業及人民帶來怎樣的利弊,從沒說清楚過。在缺乏社會共識、迴避國會監督、更沒有人民授權的條件下,卻急著私下與中國協商簽署,製造社會的對立氣氛,不禁讓人懷疑:難道馬政府已經和對岸談好了?
連李光耀都批評,馬政府把對中國談判的牌都打出來,所以談判一定會輸。台灣愈急、對中國愈獻媚,議價能力只會愈低,中國更加不需要在與台灣簽署任何協議之前,對不封鎖台灣參與東亞經濟整合(含東協加一、東協加三、甚至金融與貨幣合作機制等)或台灣與中國以外的國家簽署FTA做出承諾。
依賴中國就是放棄經濟自主
謊言九: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說,依賴中國沒什麼不好,中國不讓我們依賴才是問題。
真相是:過度依賴中國已經使台灣成為這次經濟海嘯中受傷最重的國家,依賴中國真的沒有什麼不好嗎?
|
事實上,依賴中國絕對是不好的。既然「中國不讓我們依賴」必將造成嚴重的問題,我們不是更應該要降低對中國的經濟依賴,以免受制於人?
2008年台灣對中國的投資佔對外總投資的比例已高達68.8%,同年台灣的對中國出口佔對外總出口的32.4%,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在經濟上與中國關係這麼密切。如果這種依賴因為簽署了合作協定而更加強化,中國將可以利用減少往來或經濟制裁,來威脅我們的廠商和政府。
台灣近期經濟的表現,不論是整體經濟成長或是對外出口表現,都被國際機構評為最糟的國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馬政府過度傾中的經貿政策,喪失了台灣經濟自主性。今年一月台灣對外總出口之所以衰退44.1%,最大的原因就是對中國的出口部分衰退了58.6%;而反觀同期中國的出口則僅衰退了17.5%,其中有許多台灣商品或是關鍵零組件已被中國製品替代掉。所以說台灣應該要依賴中國的官員,不但沒有說出實情,也沒有拿出良心!
謊言十:總統馬英九說,CECA/ECFA是在促成兩岸經貿正常化,挽救台灣經濟。
真相是:我們不反對兩岸經貿正常化,但反對過度依賴中國,犧牲台灣利益。因此我們反對CECA的密室談判。
|
事實上,我們雖不反對兩岸經貿正常化,但卻堅持少部分的大企業財團的利益絕對不代表台灣的整體經濟利益。
建立更緊密的兩岸經濟關係,台灣必須要付出打開市場的代價,讓中國2,309項不准進口、501項有條件進口的產品進來;一旦台灣淪為中國低價商品傾銷的市場,中小企業和農業在市場壓力下將退出生產,成為兩岸經濟合作的輸家,勞工與農民跟著受害,而兩岸的大企業集團則成為贏家。
經貿開放及合作一定有利有弊,馬政府卻只誇大其利而隱匿其弊。兩岸簽訂經濟合作協定,紡織品與石化業雖可獲利,但關稅比較低的運輸工具產品、非鐵金屬製品、電機及電子產品則會受害,這些企業的損失,馬政府看不見嗎?
謊言十一: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說,中國大我們小,所以合作對我們有利。
真相是:中國大台灣小,市場統一後,小國的工資與生活水準就會趨近於大國。但中國工資低,台灣工資高,依賴的結果就是台灣人民會變窮。
|
事實上,大國市場雖大,但我們卻無法全部吃下;而大國具國際比較利益的東西較多,廠商規模較大,反有更多產品可進來而更普遍威脅到我國的產業和勞工。因此加速與中國合作,反而將使台灣面臨空洞化危機。
由於中國內部還有很多產業政策及貿易障礙,我國的資金和技術很容易移去中國,而中國便宜的土地和人力卻不能移來台灣,因此更密切的往來和開放,將使更多資源和產業移去中國。過去二十年產業一步一步移去,台商回台採購比例快速下降就是明證,馬政府忽視這種動態逐步被掏空的問題,將加深台灣被淘空的危機。
謊言十二:總統馬英九說,不會出賣台灣,只會出賣台灣的水果。
真相是:馬英九的水果神話已被戳破,讓中國產品傾銷台灣就是賣台。
|
事實上,在兩岸經濟更加密切後,絕對不會只對台灣有利。馬總統一再說直航可以幫助台灣農產品更方便地賣去中國,卻故意避談中國農產品將會有更多賣來台灣的事實。
長期以來台灣與中國的農產品貿易,都是賣去的少買進的多,光是去年逆差就將近新台幣一百億元。以生鮮水果為例,馬政府上台後,自2008年6月到12月底期間,台灣自中國進口806萬美金,出口145萬美元,中國賣給台灣的水果是台灣賣過去的5.6倍!一旦簽了經濟協議,就算比例不變,但金額的差距勢必大幅增加,台灣農民反而會流失更多內需市場的生意。
國會審查與人民監督
謊言十三:國安會秘書長蘇起說,兩岸未來簽署經濟合作協議的政策已經定調,未來會透過海基會與對岸進行談判。
真相是:如此重大政策,沒有獲得國內共識就「定調」,就是一意孤行的獨裁。
|
事實上,一項還沒有充分討論、評估的政策,絕對不應該輕易「定調」。民進黨執政時期,包括大三通直航等重大政策,事先都會作好機會與風險的完整評估報告,針對不同產業、不同群體的利益損害影響進行評估,並從小三通開始試行。馬政府迄今未公布協議的具體內容,也沒有與台灣社會內部做好充分對話,就直接對外宣稱政策已經定調,凸顯決策跋扈與一意孤行。
謊言十四:總統馬英九說,綜合性經濟合作協定簽署後「送立院實質審查」。
真相是:先簽後審,就是獨裁,立法院廢掉算了。
|
事實上,完成簽署後才送立法院,怎能說是「實質審查」?兩岸之間的任何協議都是國家重大的對外協議,絕對不是行政部門可以完全主導、獨裁。
無論是簽訂CECA或ECFA都必須經過「社會辯論」、「國會監督」及「人民公投」同意三個階段,民進黨堅決反對國民黨「先簽後審」的作法。我們不僅主張兩會間的談判應該透明公開,也認為立法院應該在簽署協議前實質審查,而且牽涉到主權的重大內涵,更應該由政府主動交付公民投票,才不會讓人民利益被兩岸政客的密約白白犧牲。
謊言十五:總統馬英九說,公投花錢且曠日廢時,兩岸簽訂經濟合作協議沒有必要訴諸公投。
真相是:台灣與中國的關係涉及國家前途,當然應該公投。
|
事實上,公投本來就是直接呈現人民意願的方式。如果公投程序「曠日廢時」,那國民黨主導的立法院大可以修正公投法,把門檻降低、把流程簡化。
對台灣民眾而言,最關心的事項就是與中國的關係,如果不交付公民投票,就是違背「台灣前途由台灣人民決定」的承諾。加入歐盟的國家,都是在國內經過全民公投通過的。既然歐盟能,台灣又為什麼不能?
|